跨专业2个月创造的《无题》,将观众直接带到作品之中!

  • 2019-09-03
  • 类型: 留学指南
  • 1112

不想被定义,一直在创造!

hello,大家好,我是杨东衡,我本科在威斯康辛大学学习艺术专业,目前在维欧x赫尔德学习纯艺作品集。

经过将近2个月时间的打磨,我的第一个纯艺作品项目《无题》终于跟大家见面了!

和大多数同学一样,在创作作品集的时候很容易就遇到灵感匮乏、调研失败等等一系列问题。我也希望通过我的作品能够帮助到其他的小伙伴们,给与大家的一定的启发,更多的也希望通过我的作品,能够向各位表达出我的一些理念吧!

走进“我”创作背后的故事

在我们日常的观展经验中,观众和艺术作品之间总是被一条“分割线”阻隔开来,以此来提醒观众:应当与作品保持一定的距离。在这合理的要求下,是美术馆将观众和艺术家置于对立面的冰冷规章制度。

因此,我作为艺术家,希望主动地打破这种隔阂,将我的作品直接推到观众面前。我通过长杆将各个小尺幅作品从墙面支出,创造出一个特别的展览空间。这件作品为观众提供了一个独特的观看2D作品的体验,这种体验一反美术馆的传统观看方式,将观众直接带到作品之中。

杨东衡

本科:威斯康辛大学 玻璃艺术专业

申请方向:美国 纯艺术 研究生

跨专业的他用2个月创造的《无题》,打破隔阂,将观众直接带到作品之中!

跨专业的他用2个月创造的《无题》,打破隔阂,将观众直接带到作品之中!

跨专业的他用2个月创造的《无题》,打破隔阂,将观众直接带到作品之中!

学生作品

《无题》*

金属、综合材料

2019

“在与杨老师学习的过程中补充了很多艺术史的知识,也让我了解到很多艺术理论,其中包括Institutionla Critique,所以也有了这个项目idea的雏形。

在刚开始制作的时候,订制了一个特别粗的管子,30x30cm,快2米长,搬到工作室才发现它太重了。。。因为工作室的墙壁都不是实心的,如果硬要盯在墙壁上,可能会把墙都拗掉吧,哈哈哈。

跨专业的他用2个月创造的《无题》,打破隔阂,将观众直接带到作品之中!

杨同学作品,禁止转载

我和杨老师当时纠结了挺久,最后还是下定了决心重新订制更细更实际的管子。

那会儿基本上天天在北京跑建材中心,终于找到一家挺适合的。结合我想象的最终效果,是订制了20根左右。虽然不用自己动手做,但是其实也挺“心累”的!

其实当代艺术家的创作并不像传统雕塑、绘画那样,所有都要亲自动手。这样订制、合作的方式,减轻了艺术家很多负担,让我有更多时间考虑作品的最终效果。

最后感想就是:作品的安装是一门学问!然后在安装的时候,我爸和我一块研究了很多钉子的类型,最后一起安装起来。效果还是很满意,当全部制作完的时候感觉都是值得的!

给做装置的同学们一点建议就是,把作品当工程去做吧。

老师说

李老师(赫尔德纯艺术项目总负责人)评价:

杨东衡的作品其实是非常典型的当代艺术创作:想法观念——表达方式——最终作品。

从这个作品中,我们看到东衡逐渐成熟的艺术家思维,这也是我们赫尔德纯艺教学一直强调的:培养出艺术家,而不只是能做作品集的人。希望在接下来的学习和创作中,能延续这样的模式,甚至尝试更多地表现手法,成为一个更成熟的艺术家。

跨专业的他用2个月创造的《无题》,打破隔阂,将观众直接带到作品之中!


杨凯航

赫尔德纯艺术专业导师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工艺美术系

帕森斯设计学院-纯艺术专业 MFA Fine Arts

作为东衡的带课老师,能够很深刻的感受到,他是一个很有自己想法的人,善于从一些艺术现象中捕捉细节,快速形成自己的思维,而对于纯艺专业的学生来说这些往往是十分重要的,因为学习纯艺不仅仅需要一定的艺术创作能力,更重要的是,具有对专业本身的理解。

这种理解包括:

1.艺术史知识储备

2.对当今艺术现象的观察和反思能力

东衡的作品体现出他本人对“美术馆体制”、“看展经验”和“艺术家与观众”这些命题的敏锐观察和深入思考,这也是研究生专业对申请者的重要考核点。

跨专业的他用2个月创造的《无题》,打破隔阂,将观众直接带到作品之中!

杨同学作品局部,禁止转载

“美术馆体制”:艺术机构批判(Institutional Critique)是当代艺术里最重要的思潮之一。美术馆、画廊、博物馆等艺术机构,是所有艺术品在传统意义上的归属。

“艺术品就该在艺术机构里展览”的观念已经深入人心。

然而,经过艺术圈的漫长实践,艺术机构本身的问题慢慢暴露出来——艺术机构对当代艺术的极大包容使得艺术展览鱼龙混杂,大众逐渐失去对好的艺术品的判断能力;艺术机构将艺术品圈养,使得当代艺术渐渐远离人民的生活等等。

东衡通过对艺术史和当代艺术理论的学习,掌握了艺术机构批判的核心思想。这是他完成此作品的重要理论基础。

跨专业的他用2个月创造的《无题》,打破隔阂,将观众直接带到作品之中!

艺术品就该在艺术机构里展览的观念已经深入人心。

“看展经验”:同样的,观众与艺术作品的“相遇”总是发生在艺术机构和展览当中。作为艺术家,了解观众遇到自己作品时的“看展经验”非常关键,就像一家餐馆,不仅要做出好的菜肴,还需要经营好顾客的“用餐体验”。

东衡在自己看展的时候,敏锐地察觉到美术馆的“分割线”可能带给观众的潜在不适感,并对此现象做了深入的调研和思考。这体现了他对艺术现象的关注。

跨专业的他用2个月创造的《无题》,打破隔阂,将观众直接带到作品之中!

杨同学作品局部,禁止转载

“艺术家与观众”:艺术从不停止于制作完成,只有当一个艺术作品遇到了它的观众——艺术和艺术感才能真正发生,艺术才有了意义。

因此,研究艺术品、艺术家与观众之间的关系,成为了美学理论和艺术理论中最重要的命题。当代艺术作为一种强调表达的艺术,在艺术家(述说者)制作了作品后,最不能缺少的就是观众(倾听者)。

东衡意识到“艺术家与观众”的距离不仅受艺术的表现形式影响,更受到展出环境的影响。试想,独自欣赏《蒙娜丽莎》和挤在人群中看防弹玻璃后的《蒙娜丽莎》肯定是完全不同的艺术体验。

东衡通过这个作品,为观众带来不一样的观展体验。观众可以通过作品感受到艺术家积极主动的态度;这也许不能解决上述提到的诸多问题,但认识到问题才是解决问题最关键的一步,这正是一个真正的艺术家需要承担的责任。

跨专业的他用2个月创造的《无题》,打破隔阂,将观众直接带到作品之中!

杨同学作品局部,禁止转载

总评:杨东衡的作品体现了他作为研究生项目的申请者的专业度:对专业的理解程度、思辨的深度。在创作上能良好地驾驭作品整体的视觉效果。制作技巧上,体现了他对空间和材料的理解能力。

根据此项目,建议冲刺院校:

芝加哥艺术学院——研究生 纯艺术(雕塑方向)

罗德岛设计学院——研究生 纯艺术(雕塑方向)

马里兰艺术学院——研究生 纯艺术/纯艺术(雕塑方向)

帕森斯设计学员——研究生 纯艺术

加州艺术学院——研究生 纯艺术

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艺术学院——研究生 纯艺术

跨专业的他用2个月创造的《无题》,打破隔阂,将观众直接带到作品之中!

杨同学作品局部,禁止转载

教研团队负责人崔老师评价:

引用徐冰老师经常说的话:哪里有问题哪里就有艺术,杨东衡同学在看展过程中可以站在艺术家和观者的双重角度去思考分析,从身边发现问题,通过当代艺术给出自己的答案。

作品中运用了与墙面颜色一致的长杆暗示了当代艺术馆中关于距离的“潜规则”,而长杆多角度的呈现打破了原有的空间布局,以填充式的视觉感受引发观者的思考。

作品整体立意新颖,概念尖锐,具有一定的视觉冲击力,在今后的学习中也可以考虑关于作品长杆前端“画”的部分是否可以继续发展去强化概念。

跨专业的他用2个月创造的《无题》,打破隔阂,将观众直接带到作品之中!

杨同学作品局部,禁止转载

与众不同,勇于探索,是杨同学的学习方式,也是赫尔德的教学目标,在教学方式上,赫尔德X维欧国际艺术留学紧跟海外教学理念,专注于培养真正的艺术创作人才。

在教学方面注重培养学员的创新性思维能力,以及动手能力,学习掌握技术表现的手法,为学员走上社会从事创造性行业做好准备。

我们的教学理念是:先成为艺术家,再考学。拒绝“学生只能做作品集”的现象,力求将学员培养成能独立自主创作的艺术家。

还在犹豫什么,跟随我们的脚步一起来探索纯艺,探索人生的更多可能性吧!


立即咨询